论国土

2023/01/30 初成 共 1688 字,约 5 分钟

“国土”一词由来已久。早在西晋时期,《博物志》一书中,就明确记载了尧舜时期的国土面积——“中国之城,左滨海,右通流沙,方而言之,万五千里。东至蓬莱,西至陇右,后跨荆北,前及衡岳,尧舜土万里,及汤时七千里。”以此也可以得出,中国人在尧舜时期,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用“面积”测量计算国土大小了。 1949年第一次全国政协会议召开以前,周恩来总理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作战部速算出国土容积。两天后,作战部得出“960万”这个数字。自此,中国的国土面积就正式确定为约960万平方千米。 那年,清苑划给安国一块土地,清苑县长想知道全县还剩多大面积,但因地图形状不规则,边界线曲折蜿蜒,谁也算不出来,就找来于振善。于振善经过一番思考,找到一块厚薄均匀的长方形木板,称得重量为10两,按比例推算出木板面积代表1000平方里。然后将清苑地图贴在木板上,沿图界锯出来,称得重量为7两5钱3分,由此推测出全县面积近似753平方里。 这一系列的故事发生在完全不同的年代,但相同的是,都佐证了两点:第一,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充满智慧。第二,中国自古以来,就以“面积”一词来丈量国土。

不仅是中国,在全世界的范围内,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以“平方千米”为单位,说明自己的国土大小。我们姑且称之为“国土面积化体系”。显然,国土面积化体系是深入人心并且历史悠久的。

然而问题也随之出现了:所有的课本,百科都明确指出,国土包括领陆、领空、领水三个部分,那么国土的单位为何一直使用“面积”。

有的人说:如果要以“体积”来进行计算,那工程量太过庞大了。的确,中国的土地地表起伏巨大,最高处和最低处的落差高达9002米左右。若是以地表开始计算,那工程量着实是不可想象的。但国土的容积绝不是从地表开始计算的:

第一,中国的大地之下埋藏着无数珍惜矿产,而这些矿产是否为国有资产?答案显然是肯定的。

第二,若是越南的偷渡客向地底挖了一个坑,企图从坑道前往中国境内,边防部队是否会置之不理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

这两点便有力地说明了中央政府管辖的地域深至地底。国土,确确实实是有深度的。

同样,若是他国军队企图飞跃我国领土上空,中国空军必然是会将其驱逐的。但若是他国的卫星,或是国际空间站飞跃我国上空,他们并不会要求其出境。这两点一样说明了:国土,确确实实是有高度的。 百度百科等一系列知识类网站中也明确指出“领土不是平面的,而是一个立体化三维空间,上至高空,下达地底。”。

那么问题大抵在于,国土的高度应当设置为多少米,国土的深度应当设置在多少米。对此,《国际法》并没有明确规定。因而就出现了“从美国领土的地面开始,一直到月球高度的38万公里都是美国的领空范围”这种疯狂的假设。 大气不是属于某个人的,月球不是属于某个国家的,宇宙不是属于某个星球的。它们,是为它们所赖以生存的所有“人”的。阿美莉卡的这种假设,自然是荒谬的。

但我们可以进行合理地设想:从海平面上至海拔35km,下至海平面下10km,均是一个国家的国土。

一个国家的国土应该能容纳下这个国家的飞行器,并给这个国家必要的探索的空间。民航客机大约行驶在海拔10km处,军用飞机可以行驶在22km的高空。探空气球可以上升到32km左右的高度。因此我们暂且将国土的高度定义为35km。 一个国家的国土应该能容纳下这个国家的资产,并给这个国家必要的探索的空间。石油的深度一般在2-3.5km,南非的姆波尼格金矿深达4.5km,2022年6月23日,中国石油在西南油气田双鱼001-H6井安全钻至9km井深完钻,创造中国陆上最深气井纪录,前苏联将孔凿到了地下12km的地方。12km几乎没有矿产分布了,确乎有些深了,因此我们暂且将国土的深度定义为海平面下10km。 另外,在“体积”和“容积”中,容积是更为合适的。一个国家的国土,如同一个容器,装下了空气,装下了湖泊;装下了矿产,装下了草木;装下了房屋,装下了人群;装下了文明,装下了岁月。所说二者都表示一个三维空间内物体的大小,但体积,丝毫读不出如此意味深长。

我们暂且称它为:“国土容积化体系”。

不必多说,“国土容积化体系”更符合国土的定义,是更为合理且正确的。

文档信息

Search

    Table of Contents